高温持续!藻毒素威胁不容小觑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位于上海与江苏两省交界处的淀山湖因持续高温出现蓝藻大量繁殖,水体还伴有腥臭气味。视频中,大量绿色物质漂浮在岸边水面。上海青浦和江苏昆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证实,淀山湖水域确实发生了蓝藻问题。对于蓝藻问题,大多数人可能只觉得它不太美观,却不知道,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可能还隐藏着一个看不见的健康杀手——蓝藻毒素。
什么是蓝藻毒
蓝藻,也叫蓝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之一。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它们会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就像人类会代谢废物一样,某些蓝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毒素,统称藻毒素。其中最常见的是微囊藻毒素,它的变体多达100多种,好比一个庞大的“毒素家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毒素并非随时释放。学界认为,蓝藻在老化死亡、细胞壁破裂时,才会将内部积累的毒素“倾泻”到水中——这就好比一个装满毒液的气球,只有在破裂时才会释放内容物。
藻毒素的危害有哪些
当水源地含有藻毒素时,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些毒素通过食物链积累和传递,最终影响高等捕食者,包括人类。
藻毒素会直接危害水生生物,导致鱼类、贝类等大量死亡。藻毒素还会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并随着食物链传递而不断富集。研究发现,微囊藻毒素(MC-LR)在鱼类肌肉和肝脏中均有检出。
蓝藻毒素具有肝毒性,神经毒性,肠胃刺激毒性等多种毒害作用,对人体伤害非常大。如果自来水中含有蓝藻毒素,由于蓝藻毒素不易降解,就算喝烧开的水,人们也无法避免藻毒素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市面上现有的主流检测藻毒素的方法有HPLC/MS、 GC/MS、ELISA法、蛋白磷酸酶抑制法、纳米磁珠免疫检测法、细胞毒性检测法、生物检测法等,这些方法一般都需要经过采样、化验、分析等复杂步骤,操作复杂、技术门槛高,而且耗时长。这些检测方法就像火灾发生后才响起的警报器——及时性远远跟不上保护需求。
bbe 在藻类荧光测量领域积累了超过20年的经验,经过不懈努力,开发出了高精度游离藻蓝蛋白分析方法,成功解决了藻毒素快速预警这一世界性难题。
科学研究发现,当蓝藻细胞破裂、释放毒素的同时,还有一种物质也一同进入水体——那就是游离藻蓝蛋白。藻蓝蛋白有一个特性:在特定光照下会发出荧光,很容易被仪器识别。
既然毒素和藻蓝蛋白总是同时释放,就可以通过检测藻蓝蛋白来间接预警毒素。bbe藻毒素预警仪利用不同藻类在特定激发光波长下发出的叶绿素荧光信号差异,通过监测藻蓝蛋白和蓝藻生物量(叶绿素a浓度)及其种群变化趋势,结合历史数据或经验阈值,推断潜在毒素风险,提示蓝藻可能正在大规模死亡并释放毒素,从被动应对转向先知先觉,实现了藻毒素早期预警。
随着地球升温,蓝藻水华问题频发,藻毒素带来的威胁不容小觑。台风预警预报可以避免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藻毒素预警预报能够避免对人类健康的不可逆损伤和水产养殖损失。宝怡环境用科技手段化解环境风险,以先进技术守护居民健康,助力美丽河湖生态建设,让每一条河流都成为城乡的靓丽风景线,让每一片水域都成为百姓的幸福源泉。
手机扫码可直接访问该页面